亞大榮獲科技部「人工智慧暨區塊鏈國際產學聯盟」計畫,正式揭牌運作!

圖說:亞大校長蔡進發在「亞洲大學人工智慧暨區塊鏈國際產學聯盟」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中致詞。
圖說:亞大校長蔡進發在「亞洲大學人工智慧暨區塊鏈國際產學聯盟」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中致詞。

因應AI人工智慧時代來臨,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 Taiwan)「人工智慧暨區塊鏈國際產學聯盟」計畫,首期榮獲科技部補助2300萬元,1月26日由科技部常務次長鄒幼涵、台中市副市長林依瑩、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校長蔡進發、中科管理局長陳銘煌、南良集團總裁蕭登波等20家大型知名企業見證下揭牌運作。聯盟計畫主持人、亞大副校長林蔚君指出,這項計劃是全台首創以健康照護出發,將人工智慧與區塊鏈技術,運用在「新健康」、「新零售」、「新金融」三大創新研發,進而塑造國際產學聯盟。

科技部常務次長鄒幼涵表示,科技部未來4年將投入20億元,核准成立20個產學聯盟,亞洲大學「國際產學聯盟」計畫第1年就被遴選,重點特色在與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合作,共同利用AI人工智慧發展健康醫療照護產業,這是世界潮流,亞大能掌握先機,展現能量與企圖心,成為產官學及國際化的辦學特色。

亞大創辦人蔡長海致詞表示,中醫大、亞大聯合系統大學未來將投入10億元在精準醫學,希望把技術人才帶到國際,所以將透過此次國際產學聯盟,擴大與國內外醫療保健及生技產業合作,讓中亞聯大的研究團隊成果,能為產業界廣泛運用,創造最大的經濟效益。

「能夠得到AI 人工智慧,就能得天下!」蔡進發校長說,目前美國矽谷有將近八成創業投資與人工智慧相關,有七成產品會應用AI人工智慧技術,企業如果沒有運用AI 人工智慧,恐怕會喪失七成競爭力。亞大已成立人工智慧、大數據中心,並在科技部支持下,這項科技智能國際產學聯盟已正式運作,可望發展出新健康、新零售、新金融的跨域跨業整合創新商業模式。

跨國企業南良集團總裁蕭登波說,他非常支持亞大這項國際產學聯盟,台灣要建立屬於自己的科技島,人工智能運用系統,可以看到未來。南良集團10年前就變遷發展「大健康」新興產業,已有通路與產品,他對此一聯盟發揮的智能研發能量,極為期待。

亞大「國際產學聯盟」計畫主持人、亞大副校長林蔚君
圖說:亞大「國際產學聯盟」計畫主持人、亞大副校長林蔚君報告計畫緣起。

南良集團總裁蕭登波
圖說:南良集團總裁蕭登波大力支持「亞洲大學人工智慧暨區塊鏈國際產學聯盟」成立。

亞大創辦人蔡長海
圖說:亞大創辦人蔡長海致詞勉勵「亞洲大學人工智慧暨區塊鏈國際產學聯盟」,發揮研究能量。

圖說:科技部常務次長鄒幼涵致詞時,讚許亞大在國際產學聯盟的方案中,掌握先機,利用AI人工智慧發展健康醫療照護產業。

亞大副校長林蔚君表示,此一聯盟,將結合中亞聯大與國內外研究組織,進而發展跨國產業合作,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就派教授參加這項聯盟揭牌與研討會。 這項計畫分為3期,首期獲2300萬元補助,將在3年內培育3000位應用創新產品服務人才,6年內輔導100家新創公司,並衍生健康醫療照護智聯網新零售、新金融2家公司。

林蔚君副校長強調,此一聯盟,第一年會以亞大、中國醫大專長的前瞻健康照護為主軸,擘劃(一)整合智慧物聯網:建立個人健康圖譜,實現個人導向的事前預防、就醫治療、療後觀察、防範再發、復健照護的「新健康」模式;(二)串聯個人、實體與虛擬中小微企業零售供應鏈,整合發展供需媒合的「新零售」模式(三)銜接資訊流、服務流、物流、金流提供完善的「新金融」服務模式。

「亞洲大學人工智慧暨區塊鏈國際產學聯盟」成立大會
圖說:「亞洲大學人工智慧暨區塊鏈國際產學聯盟」成立大會,科技部常務次長鄒幼涵(前排左七)、亞大創辦人蔡長海(前排左五)、台中市副市長林依瑩(前排左六)、亞大校長蔡進發(前排右六)、南良集團總裁蕭登波(前排左四)等產官學國內外人士參與揭牌。

「3D列印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主題演講

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 Taiwan)邀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蔡志楷教授,以「3D列印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為題演講;蔡志楷教授指出,未來3D列印的發展,包括容易使用、系統標準的建立、持續改善製造(列印)的速度及原型產品的品質、原型產品後續處理的容易性、材料特性的改善、應用層面更加廣泛、3D列印機及耗材的降價、能大量製造產品等重要趨勢。

南洋理工大學蔡志楷教授(前排中)蒞校演講偕同亞大師長合影

亞大校長蔡進發介紹說,南洋理工大學蔡志楷教授是目前世界上發表有關3D列印相關論文數量最多的學者,南洋理工大學的3D列印中心是目前世界上位居領導地位的3D列印中心之一,該中心目前有49位專任教師,31位全職研究人員,一年的研究經費約1億5千萬新加坡幣(折合新台幣約33億3千萬元),從事各類3D列印應用,包括航太工業、醫療器材、電子工業等領域,該中心並與BOSCH、UL等多家跨國企業合作。

蔡志楷教授表示,過去3D列印的運用,在於能快速產出產品原型(Prototype),快速製造出產品原型,是商場上獲取訂單的關鍵之一,過去一些設備也可以達到快速製造原型產品的目的,例如快速成型機、CNC機台等,但3D列印屬於積層式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部分過去難以製造成型的產品,可以藉由3D列印技術快速製造,不但節省材料,且製造出來物件的品質將與最終產品非常接近。因此,產品設計師使用3D列印製造可以在產品設計上受限較少、減少材料的浪費、降低製造成本。

蔡志楷教授提到,目前的3D列印技術,主要著重7種積層式製造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包括粉體熔化成型技術(Powder Bed Fusion, PBF)、材料擠製成型技術(Material Extrusion;ME)、光聚合固化技術(Vat Photopolymerization, VP)、黏著劑噴塗成型技術(Binder Jetting)、指向性能量沉積技術(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疊層製造成型技術(Sheet Lamination,又稱分層實體製造,Laminated Object Manufacturing, LOM)、材料噴塗成型技術(Material Jetting)等,其中,以前4種是目前是市面上發展最成熟,使用最廣泛的技術。

談到未來的3D列印技術展望方面,蔡教授舉例說,目前波音公司所使用最新的3D列印技術,利用了磁浮技術,讓待列印的物件能力用磁力懸浮於空中,並利用多台3D印表機進行製造,物體可以藉由電磁場的控制隨時變換位置與角度,這對於部分難以製造的物件將很有幫助。

蔡進發校長致贈蔡志楷教授禮品,蔡志楷教授則回贈最新出版的3D列印書籍及南洋理工大學3D列印中心利用3D印表機所製作的精美藝術品,蔡進發校長期望亞大、南洋理工大學在3D列印的領域能有進一步的實質合作關係。

「人工智慧在醫療的應用」國際論壇

亞洲大學(Asia University, Taiwan)1月16日舉辦「人工智慧在醫療的應用」論壇,由蔡進發校長主持,邀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許志強(Kwoh Chee Keong)、Mahardhika Pratama教授、中醫大副院長張建國、亞大薛榮銀講座教授等人,針對人工智慧在精準醫療方面的應用,發表專題演講。

「人工智慧在醫療的應用」國際論壇合影

蔡校長表示,亞大、中醫大和南洋理工大學建立很好的學術交流合作,且簽署學術合作協議(MOU),展開實質的學術交流。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許志強教授強調,生醫的研究大都是資料驅動的科學(Data-Driven Science)。現今,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的各種生醫資料庫的資料量都大幅成長,同時還有更多透過物聯網(IOT)收集的大數據。因此,機器學習的各種演算法如何應用在生醫大數據是目前的大挑戰。目前結合整體學習(Ensemble Learning)和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分析可以達到比較好分類效果。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Mahardhika Pratama教授介紹他們設計在資料流分析的pENsemble+演算法。在線上工具狀態監測(Online Tool Condition Monitoring)的用途上得到良好的應用。也可以應用在醫療的臨床用途上。

亞大講座教授薛榮銀說明目前的臨床試驗存在資料造假的問題,他介紹由亞大和中醫大合作提案的臨床試驗機制,應用區塊鏈(Block Chain)進行分散式的驗證機制。區塊鏈技術是一種不依賴第三方、通過自身分散式節點進行網路數據的存儲、驗證、傳遞和交流的一種技術方案。目前,包括美國FDA在內,有很多機構都在考慮引進區塊鏈來做各種應用方案。

中醫大副院長張建國提到精準醫療的4個面向:疾病預測(Prediction)、預防(Prevention)、診斷(Diagnosis)和治療(Treatment)都需要引進人工智慧(AI)來判斷大量的生醫資料,包括基因體定序及各種臨床檢驗數據及電子病歷等數據的整合。

最近有許多的研究都引進AI來做生醫的研究,如用AI來分析基因型(Genotype)和表現型(Phenotype)的關連以及基因變異和疾病的關係。對於生活型態(Lifestyle)對健康的影響更需要累積大量的數據及人工智慧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

亞大社工系特聘教授陳孝平希望可以應用人工智慧來分析健保和電子病歷資料,得到進一步的生醫研究成果。亞大副校長楊鎮華期許透過這場論壇讓更多教授能參與人工智慧的研究,針對精準醫療領域,亞大可以和中醫大、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建立更廣泛的跨國合作研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