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創新人才海外培訓計畫-說明會

時間:111年03月12日 (六) 早上 10:00-11:30

說明會內容:

  1. X Talent 計畫簡介與徵件說明
  2. LEAP學員海外研習分享
  3. 海外合作企業分享
  4. Q&A時間

報名連結(含研習機構、職缺簡介):https://xtalent.stpi.narl.org.tw/apply_ent

一、計畫目標

為超前部署重點特色領域措施—布局產業前瞻先期技術,依第十一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科技部推動「產業創新人才海外培訓計畫」(X Talent,以下簡稱「本計畫」),以延續原博士創新之星計畫(LEAP)培育創新創業人才之精神,並配合政府推動之「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選送台灣產學創新種子人才赴海外研習,以因應美中貿易戰及後疫情時代的產業轉型及新興產業發展需求,希冀種子人才返國後協助產業創新布局及發展,讓台灣在全球科技戰略布局,精準掌握市場先機,在未來成為全球經濟成長關鍵的力量。

二、徵求對象

有熱忱貢獻台灣產業創新發展之高階人才,對於海外企業之前瞻技術、商業模式、國際策略布局等有興趣,積極拓展自己的人脈、主動探索未知領域知識,並能與跨文化、跨領域之專業人才互動良好。

三、申請資格

  1. 國籍:申請人須有中華民國國籍
  2. 年齡:40歲(含)以下 (依報名截止日計)。
  3. 學經歷:不限,但須對欲申請之海外企業及其須具備之技術能力有相當程度的認識,具發展潛力及自我挑戰之企圖心,並於申請時詳細說明並提出相關證明。
  4. 英文能力:能與母語人士在研習環境及生活上流暢對談及表達之英文能力程度,並於申請時檢附民國(下同) 109年後取得之英文能力證明文件:​​​
    • ​多益 785分或以上
    • 托福紙本測驗(ITP) 543分 / 網路測驗(iBT) 72分或以上
    • 雅思 5.5分或以上
    • 全民英檢 中高級或以上
    • 英語系國家學士或同等級以上之學歷證明
    • (考量英文程度評估之有效期間,若非109年後取得者,請盡速進行測驗,並於報名截止期限前繳交成績證明
  5. 具有主動積極、獨立思考與作業能力,能與團隊充分溝通合作,且勇於與不同文化、技術背景的專業人才進行交流,對於將所學有服務熱忱,且可實際貢獻台灣產業者。
  6. 曾參與科技部產學研鏈結中心計畫(價創計畫)、研發成果萌芽計畫(萌芽計畫)、科研創業案源發掘及育成推動計畫(科創計畫)、創新創業激勵計畫(FITI計畫)等科技部科研創業相關計畫者尤佳。

四、申請方式

  1. 申請人須至計畫網站線上申請,報名系統網址:[待開放後公告]
  2. 請務必於報名截止日期前於報名系統送出,逾期不受理。
  3. 請依線上系統登錄格式內容,詳實完整填寫中英文資料並檢附相關證明文件。
  4. 申請人須覓兩位推薦人,並於報名系統如實填寫推薦人聯絡資訊,本計畫辦公室將請推薦人協助確認相關資訊。
  5. 網路報名資料一經送出不得修改,請務必確認申請內容是否已完整填寫並附上所有附件。

五、甄選程序與審查方式

*報名申請
申請人於申請時,須選擇一個或多個欲前往之海外公司研習志願,於線上系統提交中英文構想書,並針對選擇的研習志願提出研習構想。

*三階段審查
為使甄選流程公平公正,本計畫之各階段甄選,將由本計畫辦公室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及企業代表組成「評選委員會」進行甄選。

1.構想書審查:公告構想書審查結果後,將通知通過審查者Global Mindset選訓活動細節與研習計畫書審查資訊。

2.Global Mindset 選訓:通過構想書審查的候選人方獲得參與本計畫辦理之Global Mindset 選訓資格,候選學員應全程參與選訓,於活動期間建立創新創業人脈、學習創業規劃與產業分析,並逐步完成研習計畫書。

3.研習計畫書審查:
以欲申請之研習志願為主軸,依指定之格式完成英文研習計畫書,並於計畫辦公室規定之期限內繳交。



*海外公司面試
通過研習計畫書審查的候選人,得與通過研習計畫書之研習志願公司進行面試,並視需要進行電話或視訊訪談。本梯次面試時程依本計畫辦公室公告為主。
核定公告
本梯次實際核定學員人數將於海外公司面試結果與審查會議決定。獲選學員與本計畫辦公室簽訂合約後,將由本計畫辦公室協助簽證申請事宜,前往海外研習單位參加研習計畫。
上述程序如有異動,請依本計畫辦公室公告為主。


六、補助方式

  1. 補助金額:本計畫將補助學員研習期間之補助生活費,補助金額以新臺幣150萬元為原則,國外研習期間少於一年者,按比例發放。(請務必於行前衡量研習地區之消費水準與個人消費習慣)
     
  2. 前項補助生活費之核發分兩期撥付:
    • 第一期:第一至第六個月之補助生活費。雙方於簽訂合約且學員完成補助生活費請領手續後,於雙方約定之補助起始日前後30個日曆天內,將第一期補助生活費匯入學員指定之本人國內帳戶。
    • 第二期:第七至第十二個月之補助生活費。學員應依本計畫辦公室規定時程內繳交期中報告 (報告格式與內容依本計畫辦公室公告為主),經本計畫辦公室審核通過後,始撥付第二期補助生活費至學員指定之本人國內帳戶。

七、其他注意事項

本計畫之相關資訊與公告請密切注意本計畫網站
聯絡窗口: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產業創新人才海外培訓計畫辦公室
聯絡電話:02-2737-7738、(02)2737-7747
電子信箱:xtalent@narlabs.org.tw
聯絡地址:10636臺北市和平東路二段106號1樓

本計畫簡章如有未盡事宜,本計畫辦公室及科技部隨時保留修訂公布及解釋之權利。

科研計畫 -醫療器材商品化培訓-醫療器材法規與風險管理概論

報名截止日:02/24(四) 23:59

課程日期:2022/3/4 (五) 14:00-16:00

課程講師:李思元博士/國研院科政中⼼創新創業推動組 副研究員

報名步驟

1. 選擇有興趣的課程

2. 瞭解課程內容與時間

3. 填寫個人資料,並送出表單

課程大綱

Ⅰ.醫療器材法規觀念建立

Ⅱ.醫療器材產品資料庫檢索

Ⅲ.醫療器材風險管理概念說明

教室地點:線上課程

主辦單位:科創計畫辦公室

報名網址:https://survey.stpi.narl.org.tw/s/v2vLX

2022 NFT 元宇宙論壇

2022 NFT 元宇宙論壇

*演講時間:111年2月15日(星期二)09:00(08:30入場)-16:00
*地點:Teams

*論壇主席暨主持人:亞洲大學校長 蔡進發教授
*主持人:亞洲大學生物資訊與醫學工程學系 王昭能副教授
*聯絡方式:Tel:(04)23323456#6502
*e-mail:taylor@asia.edu.tw
校外人士歡迎線上參與,實體會場僅限校內師生
*活動網址:https://chaoneng.github.io/2020_AU_NFT_Metaverse/

2021亞洲生技大展圓滿落幕

2021 BIO Asia-Taiwan 亞洲生技大展於11月04日至11月07日於南港展覽館二館盛大展出,今年主題持續聚焦疫情之下的生醫發展趨勢,搭配國際生技潮流,探討生技醫療新未來、搶攻後疫情時代新商機!

根據主辦單位統計,展期四天共集結40家上市櫃企業、來自13個國家的650家指標性廠商、展出1,600個攤位,並設立生物相似藥、醫藥醫材、生技服務、智慧醫療、國際醫藥、細胞與再生醫療、精準醫療及基因檢測、製藥設備與儀器、新創及政府學研等13大展區。

亞洲大學與中國醫藥大學以「尖端醫療 智匯健康」作為展場主題,規劃七大特色展區,展示近年來在尖端醫療領域上,卓越傑出的研究成果,體現從研發、臨床到商化,完全增值的商業路徑。

圖說:陳建仁前副總統(左七)蔡長海董事長(左六)、中國醫藥大學洪明奇校長(左五)、江宏哲副校長(左一)、亞洲大學陳大正副校長 (右一),於BioAsia Taiwan 亞洲生技大展中亞聯大展位合影。

醫健學院李信達院長團隊研發之「關節鬆動設備」、「坐式腰牽引及椎間盤按摩設備」、「視力訓練輔助設備」及「聽力訓練輔助設備」,除展示醫療設備3D動畫更提供實體產品體驗活動,受到其他廠商及參觀民眾的高度興趣。

食安中心蔣育錚主任團隊之「半導體感溫晶片-食品安全把關新利器」透過晶片與物聯網、區塊鏈整合可以提供完整的供應鏈管理機制,從農場到餐桌上,都可以監控、追蹤、回溯,迅速提供食品安全數據,再由 AI 人工智慧運算結果,可以避免食安數據被竄改、作假、攙偽,即時提供資訊,增加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心。

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系李明明團隊,萃取銀耳精華、菇類成分成功開發出「載有促進傷口癒合之銀耳與金滑菇,有效成份之熱感無針電紡絲奈米纖維膜」、「載有促進傷口癒合之特殊組合配方的複合精油成份,微膠囊化結構專利精油」及「載有促進傷口癒合之銀耳萃取成份,與富含促進纖維母細胞之活性的多醣體精華」,期待將來能造福在各種對皮膚照護有需求的病患身上。

生醫系王昭能老師團隊之「高精準度蛋白質體資料分析平台」,提供視覺化操作頁面,用於分析台灣癌症登月計劃所產生的肺癌及乳癌蛋白質體臨床資料,作為精準醫療研究使用;「免疫治療後基因篩選平台」主要核心以整合生物資訊與機器學習方式,找出關鍵的標記基因以及相關生物路徑,期更有效率的攻擊腫瘤;「自然語言處理加速精準醫療報告」從非結構化標註到最後結果驗證,精準分析生醫相關文獻中疾病、藥物、基因和突變點位及基因與藥物之間的關聯性,提供臨床醫生最佳的預測、預防、診斷與治療決策。

圖說:食安中心蔣育錚主任(左一)、醫健學院李信達院長(左二)、生物與醫學資訊學系陳鯨太老師(右五)、王昭能老師(右四)、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林錚苑老師(右三)、李明明主任(右二)、博士班研究生黃聖雄(右一)

生技展是台灣業者與全球提升商業交流與機會的年度盛會,藉由技術團隊參展不僅拓展本校知名度,亦廣為宣傳本校技術研發能量,期未來與各地廠商能促成合作。

圖說:科技部「桃園-台中科研成果產業化平台」計畫科研產業化平台技術發表大合照

為臺灣金融科技爭取更好發展空間!臺灣金融科技協會「2020 From Fintech to Techfin 論壇」圓滿落幕

文章出處:為臺灣金融科技爭取更好發展空間!臺灣金融科技協會「2020 From Fintech to Techfin 論壇」圓滿落幕

臺灣金融科技協會舉辦一年一度的金融科技論壇「From Fintech to Techfin」,邀請國內外專家為大家深度剖析後疫情時代,區塊鏈技術、虛擬貨幣、CBDC、純網銀等數據經濟的起飛,如何改變金融科技,台灣如何掌握先機、超前部署。

本次論壇特別邀請新加坡,IDAXA(國際數位資產交易所協會)主席Anson Zeall、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暨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劉憶如、國家發展委員會前主委陳美伶、中華民國仲裁協會理事長李復甸、將來銀行總經理劉奕成、中國信託金控技術長賈景光、威朋大數據執行長吳詣泓、麻布記帳執行長陳振榮,共襄盛舉。

2020年初爆發新冠病毒,影響全世界,為全球經濟成長前景造成新一輪的不確定性,並引發金融市場的震盪,全球產業如今在後疫情時代產生驟變,傳統產業被迫加速進化,醞釀許久的金融變革似乎越來越倚賴科技的輔助,疫情牽動了全球金融科技(FinTech)的發展。無論是金融科技新創或是金融機構,紛紛運用行動物聯網、雲端、區塊鏈、大數據、與AI等新興技術為核心,優化原本的數位金融服務與帶來體驗的創新。

劉憶如揭示虛擬貨幣的發展趨勢與影響。隨著「超主權虛擬貨幣」比特幣與民間發起的「穩定幣」USDT或Libra(尚未發行)的盛行,自然威脅到全球浮濫發行「法定貨幣」的貨幣政策效果。因此,各國也不得不推行央行數位貨幣(CBDC)來應對數位經濟時代的潮流。今年3月COVID-19疫情大流行,使得全球對CBDC的關注飆升,因為數位貨幣能減少現金交易、人與人及人與鈔票的接觸。台灣是臉書使用率是亞洲第一,Libra若發行能嘉惠台灣,對於整體經濟、國家GDP將有重要的影響。

陳美伶強調資料經濟生態系的重要性。後疫情時代下台灣經濟發展的方向如:零接觸經濟、供應鏈韌性、數位醫療等面向,皆與「資料經濟生態系」息息相關。「資料驅動創新」(Data Driven Innovation),例如:資料經濟五大參與企業Apple、Amazon、Facebook、Google及Microsoft,與傳統實體企業營收市值表現的比較結果顯示,資料參與程度愈深,所創造的價值愈大。農業時代的根本是土地、工業時代是鋼鐵與石油,而數位時代的根基就是資料(Data)。資料不會像石油有枯竭的一天,當公部門數據開放、私部門數據流通,就能將數據再利用以創造更多價值。

劉奕成指出金融科技與純網銀的將來。金融科技能創造的價值有三:提供未被服務的客戶新的金融服務、增加工作機會、給予年輕人能實現的夢想與滿足。投入純網銀的理由有三個:世界趨勢(二)成本機會:純網銀的營運成本約只佔營收的10%,是傳統銀行的1/6。(三)普惠金融:藉由新科技的運用,給予金融服務低關注用戶能實現夢想與滿足的可能。藉由科技提供客戶有價值的服務,提升經營效率。新世代金融服務:虛實整合、跨業聯網、全方位服務。因此,台灣的純網銀價值除了帶動產業創新橫軸成長,也讓台灣主動擁抱科技。

論壇下半場由許毓仁副理事長主持「From Fintech to Techfin」對話沙龍,與中國信託技術長賈景光、威朋大數據執行長吳詣泓、麻布記帳執行長陳振榮和大家分享金融科技的創新如何到企業內的創新。賈景光指出,中信金獨立設置科技創新單位專門進行研發、設立創新基金讓員工勇於提出創新創意。最後,過去受到高度管制的金融業觀念不容許錯誤,但科技是可以容許錯誤的企業文化,以加速企業創新的動能。

許毓仁認為新冠肺炎的疫情改變了世界的遊戲規則,他請教三位與談人,如何看待後疫情時代的新常態下對於產業的挑戰與機會?

賈景光與大家分享,因為疫情的衝擊,實體銀行的交易量減少。但網路銀行使用者大幅增加,而且儘管疫情趨緩後,網銀使用者的數量並沒有隨之下降。由此可知,消費者因為疫情的影響,改變了使用習慣,給予中信金的啟發是需要更加速數位化,例如:利用人工智慧即時回應客戶需求、以區塊鏈及雲端科技讓交易更透明度、更迅速。

吳詣泓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改變消費習慣,促使「線下活動搬到線上去」的新經濟非常活絡,如食物外送平台APP就是最明顯的例子。此外,疫情也加速產業的數位轉型,即導入更多的數位工具,降低對實體的依賴。所以對於大數據產業的機會就在因此增加的數據,以及使用者上網又產生的數據。但另一方面也使消費行為、跨境交易量下降許多,這相當考驗企業家、創業家在面對危機時的轉型能力。

陳振榮觀察到疫情期間雲端使用率從2成上升5成,也就是使用者越來越少拿紙本發票。再者,疫情讓大家對財務焦慮上升,因為股市的震盪使得使用者同步證券帳戶更頻繁。此外,與麻布記帳合作的銀行比預期來得多,因為有些銀行尚未數位化,所以開放API交由麻布提供消費者行動服務,以因應疫情的衝擊。

最後,臺灣金融科技協會理事長蔡玉玲上台總結,協會將積極的向政府提出法規鬆綁的金融環境改善建言,希望能為臺灣的金融科技爭取到更好的發展空間,論壇圓滿落幕。

攜手台中5大工業區 友嘉與東海打造全球智慧供應鏈中心

文章出處: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cat1=20&cat2=10&id=0000594142_OAZ049NP5PGKQK1DFIKKI&cf=A13

從貿易戰到疫情衝擊,加速全球供應鏈重組趨勢,不過卻也成為台灣的契機。看好台灣將在新製造時代中佔有重要戰略地位,友嘉集團與東海大學遂共同發起「台灣鍛鍊(Re!Chain)」計畫,希望以台灣製造大本營台中出發,致力將台灣打造成全球智慧供應鏈中心。

⾃中美貿易戰紛爭以來,全球供應鏈開始脫鉤,而2020年疫情的⼤流⾏更加速供應鏈重組的趨勢。同時,中國大陸紅⾊供應鏈逐漸成型的當下,不僅全球製造業的供應鏈移轉成為顯學,業者也必須朝多向供應鏈⽅向進⾏布局。

在新製造時代中,不僅僅是藉由智慧製造技術優化生產,因應大環境的快速變動,更需進一步提升到供應鏈的層面。而在全球供應鏈脫鉤下,將是台灣的新契機。東海⼤學與友嘉集團因此率先提出「Re!Chain」構想,該計畫發起人之一,東海⼤學智慧轉型中⼼執⾏⻑黃齊元表示,Re!Chain中文意即「台灣鍛鏈」,取鍛鍊的強化、提升之意,同時也希望台灣得以在斷鏈之後的世界局勢中取得先機。

黃齊元指出,台灣因擁有完整的ICT產業鏈、完善的醫療體制與實力,加上鄰近中國、印度、東協,位處絕佳的地理位置,又有傳統製造優勢,都使台灣有機會成為全球智慧供應鏈中⼼。

智慧供應鏈不同於智慧製造,關鍵是「連結」與「供應鏈」,運用雲端、AI、大數據和物聯網,將全球製造資源串接起來,以台灣為管理協調中心運籌帷幄,成為全球製造的大腦。

而黃齊元強調,所謂的中⼼,是整合技術、資訊、市場、⼈才的全球戰情中⼼。而以此為核心宗旨,因此計畫目標除了打造台灣為全球智慧供應鏈中心外,未來還要透過組跨地域、領域的產業聯盟,加速協助台灣產業智慧轉型,以協助台灣加快連結世界的腳步。

據了解,友嘉和東海⼤學智慧轉型中⼼已攜⼿眾多策略與技術夥伴加入計畫行列,包括⼤聯⼤控股、東元集團、美律實業、盛弘醫藥,以及全球知名專業諮詢機構安永顧問等,另外,在技術夥伴部分,則有像是致力於智慧排程系統的新創快思科技、雲端平台解決方案業者台灣金融科技,以及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業者聯融智慧等,甚至更整合來自美國、歐洲、以色列等的合作夥伴,包括國際創投中經合、以⾊列智慧製造專家Seebo等,皆積極參與Re!Chain計畫。

東海大學智慧轉型中心分析,面對未來供應鏈有逐步往碎鏈、短鏈、斷鏈、多鏈等方向發展,製造業也會走向雲端化、區域化、智慧化與敏捷化的發展趨勢,此也加深台灣製造業不管在技術、管理或財務、人才方面,都帶來相當大的挑戰。

未來該計畫的推動工作將由四大方向著手,包括整合策略產業資源、連結技術與產業需求、推動企業加入區塊鏈與強化區域供應鏈合作等,並專注在五大產業範疇,包括能源、半導體、醫療、中小企業與新南向政策,以及供應鏈金融等。

而未來聯盟也將以台灣最大製造業聚落台中為中心出發,攜手台中五大工業區,包括台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台中市豐洲科技工業園區、台中市工業區廠商協進會、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台中大里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等,透過跨地域與領域的供應鏈聯盟,落實產官學的整合,因而Re!Chain 計畫甫⼀推出,也獲得台中市政府及產業界的⾼度重視。

「2020 From Fintech to Techfin 論壇」9/25盛大舉行

新聞出處:https://news.cnyes.com/news/id/4522594

報名連結: Accupass 活動通

臺灣金融科技協會會員主要來自新創業界、學術界、金融界、法律界等各方菁英人才。自成立以來,積極的向政府提出法規鬆綁的金融環境改善建言,希望能為臺灣的金融科技爭取到更好的發展空間。近年以四個主軸為主題,虛擬通貨業務 – STO 證券型代幣發行、分級管理與發照、經濟資料個資、金融科技之 KYC 規範。

協會第二屆第二年會員大會將於 9 月 25 日在台北君悅酒店召開,同時邀請中華民國仲裁協會共同舉辦「From Fintech to Techfin」金融科技論壇,本次論壇由協會副理事長許毓仁擔任總召,旭新科技協辦,將來銀行做為合作夥伴,邀請國內外專家來與您深度剖析後疫情時代,下一個世代的科技、數據經濟、資料運用,將怎麼樣改變金融生態,影響我們的生活。

2020 年初爆發新冠病毒,影響全世界,為全球經濟成長前景造成新一輪的不確定性,並引發金融市場的震盪,全球產業如今在後疫情時代產生驟變,傳統產業被迫加速進化,醞釀許久的金融變革似乎越來越倚賴科技的輔助,疫情牽動了全球金融科技 (FinTech) 的發展。無論是金融科技新創或是金融機構,紛紛運用行動物聯網、雲端、區塊鏈、大數據、與 AI 等新興技術為核心,優化原本的數位金融服務與帶來體驗的創新。

「2020 From Fintech to Techfin」金融科技論壇特地邀請了來自新加坡,IDAXA(國際數位資產交易所協會)主席 Anson Zeall 暢談區塊鏈的願景,國發會前主委陳美伶分享資料經濟生態系的重要性,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劉憶如談論虛擬貨幣比特幣、Libra 2.0 及央行的數位貨幣 (CBDC),將來銀行劉奕成總經理告訴您網銀的未來,中華民國仲裁協會李復甸理事長分析線上仲裁與 Fintech 的連結,許毓仁副理事長主持「From Fintech to Techfin」對話沙龍,與中國信託技術長賈景光、威朋大數據執行長吳詣泓、麻布記帳執行長陳振榮跟各位一起,聊聊傳統金融與金融創新微妙的相互關係,是如何的相輔相成。
疫情的衝擊下,身處關鍵的 2020 年,區塊鏈、虛擬貨幣、CBDC、純網銀、還有面臨資料經濟起飛時刻,龐大的數據資料、新的金融科技可能帶領大家往怎樣的方向? 台灣如何在此時,掌握先機,搶先規劃前進,臺灣金融科技協會邀請您於 9 月 25 日參與論壇 (請上活動通 ACCUPASS 報名), 一起來關注,一起來努力,讓台灣的 Fintech 與 Techfin 跨出台灣市場,創造世界級的競爭力!